学生园地

【信仰·青年说】我院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防范电信诈骗,普法切实维护村民利益

发布日期:2023-07-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信仰·青年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带法下乡”,围绕“防范电信诈骗,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向清水河县的乡村民众普及电信诈骗相关的法律知识,助力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排除潜在的电信诈骗风险。

我们采访了清水河县北堡乡的村民们,注意到这里人口较少,老龄化严重。村民们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产物接触不久,不能熟练运用各种软件,不懂如何辨别诈骗信息,容易上当受骗。在防诈骗宣讲活动中,我们分析得出老年人容易遇到电信诈骗的原因是:老年人接收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当代年轻人不一样,同时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诈骗的形式又越来越专业化,令人防不胜防。

根据“防范电信诈骗,普法切实维护村民利益”普法宣传活动的走访调研实际,我院宣讲团成员整理出一系列防诈骗指南。

一、诈骗手段篇

(一)诈骗手段:

1.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法是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冒充社保局“通知你社保账户有问题”,冒充电信公司“提醒又欠费了,请及时查询并将账户绑定以方便缴费”,以各种手段先将被害人震慑住,再通过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把被害人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办案人员”,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让被害人将钱汇进去以证清白。

2.诈骗分子冒充熟人,在电话中让你猜猜他是谁。“连我声音都听不出来?”“你是...XX?”“是啊,是啊!”当你不确定地报出一个名字后,他马上予以承认,随即谎称近期将来看你,然后再以出车祸或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付保证金为由要求汇款。

3.电信诈骗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话号码,冒充亲人或朋友给你发短信,谎称其犯罪被抓、生病或车祸住院,甚至遭绑架等,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

4.较为常见,容易中招的微信点赞诈骗。“点赞有奖!轻轻动一下手指,就有机会的大奖哦”,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5.常见的贷款诈骗,通过群发信息:“兄弟,缺钱么,利息低,到账快....…”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理由实施诈骗。

二、防骗策略篇

(一)防骗策略:

1.下载安装国家反诈APP软件,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另外,可以通过村委会内的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事件,以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2.克服贪婪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念头。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若有人要求老年人出钱,一定要多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3.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坚决报警。

4.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

5.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不应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的“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在当今社会,要只相信勤劳致富。

三、解决措施&法律依据篇

(一)解决措施:

1.准确记录诈骗分子的银行账户信息(如账号、户名等)

2.尽快拨打110报警或就近向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

3.及时准确地将诈骗分子账户信息提交给受案民警,申请账户紧急止付。

(二)法律依据: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及附则内容。通过电信诈骗财物的行为既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但都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如果诈骗财物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诈骗财物行为涉嫌犯罪的,应进行立案追诉。

反诈防骗,你我同行。经过此次防诈骗宣传活动,队员们认识到防诈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实际行动推动防诈骗工作实施,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精神,同时提高了群众防诈骗意识,助力营造了人人防诈、人人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防诈骗不过是一个口号,但其实诈骗离群众的生活是那么近,群众需要法治教育的引导,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防骗意识。走进社会,行而后知,这就是本次社会实践的内核。

图文编辑|陈雨佳

责任校对|聂子惠 杜金舟

栏目策划|张子涵

责任审核|张大权

监 制 |姚文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