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片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研修培训举办

发布日期:2025-09-03    作者:     来源:     点击:

8月28日至31日,由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202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中部片区)研修班在呼和浩特顺利举行。来自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的150名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培训。

本期培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针对一线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反映的实际问题,精准设置培训课程。通过高校专家引领的专题讲座、分学段教学设计指导、沉浸式实践研修和互动式交流研讨等多元化方式,着力破解中小学思政教学实践中的痛点难点,实现高校优质资源向中小学有效输送,切实提升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育人水平,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注入实践动能。

专题讲座铸魂赋能领航向

邀请了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锁根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杨瑞霞、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徐光寿教授、内蒙古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桂英分别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大党与中华民族复兴》《“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解读》的专题讲座。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习近平文化思想解读,专家们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学员们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提供了专业指导。

分学段精准指导点睛之笔拨迷雾

小学学段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付桂军教授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启蒙教学设计》专题辅导,马丽副教授示范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童言童语”的方式融入小学思政课堂;初中学段由齐玉梅副教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初中思政课中的落点》专题报告,刘爱华副院长以"法治教育案例+民族团结故事"双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案例分享;高中学段由白文丽教授主讲《高中思政课如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钢特木尔副院长以《逻辑与思维》为切入点,破解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抽象、学生难懂”的痛点难点。讲解聚焦各学段特点、基于学情、注重核心素养,为学员们将理论知识学深悟透,切实把研修所得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养分。

实践研修一体化育人强师能

组织全体参训教师前往昭君博物院开展现场教学。在“昭君出塞”青铜雕塑前,教师们认真聆听“和亲宁边、胡汉和亲”的历史故事;在“融合之路”数字沙盘旁,大家沉浸式感受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壮阔画卷。教师们边走边记、边拍边议,真正把“看、听、悟”转化为“讲、演、研”,切实将历史中的民族团结故事融入思政课堂。

交流研讨碰撞思维蕴匠心

学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学段的落点”“民族团结故事如何融入思政课堂”“思政课教学中的难点破解”等主题,深入开展了分组交流研讨,在观点碰撞中汲取真知,在集思广益中明晰路径。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学员形成学习成果,为思政课教师立足实践发展成就,深刻体悟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在实践中汲取源头活水、挖掘优质教学资源,为讲好新时代内蒙古故事提供新动能。

此次研修培训,紧扣思政教育需求、内容丰富扎实且指导性强,提升政治素养、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育人能力,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部片区以更高标准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的生动缩影,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了思想根基,为赋能中部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