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和实践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有效依托凉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密切联系群众、精准服务群众、有力凝聚群众方面的基层阵地作用,引导师生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5年7月9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凉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举行共建合作签约暨社会实践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丹、中共党史与党建学院院长张瑞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姚文帅,凉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郑东平,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志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东明以及凉城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县委副书记、县长郑东平致辞,表示将以此次共建合作为契机,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协同联动,把凉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为文化传承的桥梁、传播党的声音的“主阵地”、连接党心民心的纽带,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合力。

王丹书记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校地共建”的创新路径,推动校地资源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注入强劲动能。实现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教育资源与凉城县战略需求的精准契合和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努力打造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典范。同时引导青年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上好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大思政课”,为凉城县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姚文帅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东明签署《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凉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共建协议书》。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丹、中共党史与党建学院院长张瑞军与凉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郑东平共同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基地揭牌。


此次共建合作签约暨社会实践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开启了校地协同发展的崭新征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凉城县的合作促进了高校理论研究与地方实践的紧密结合。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培育时代新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