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额尔灯珠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提出的经典语句。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理念作了生动比喻,为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是人与自然双重价值的共同实现。守望绿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我认为,“绿”不只是花草树木的绿,而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绿”;“富”不只是个人财富的积累,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上的“富”。习总书记用朴素的一段话却给我们讲了意义深长的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含着三层含义,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既要“绿”也要“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存在于自然。”自然是先在的,而人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前,我们盲目的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现在,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
二、现阶段“绿”更重于“富”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世界各国都出现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现象,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便是经典例子。近几年我国出现的雾霾问题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迫在眉睫,不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继续发展的短板。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且持久的压力,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从过去简单的求温饱变成现在的求环保,人民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需求日益高涨,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没有生态就没有发展。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生态环境的建设日益增加,成为一大难题,老百姓现在渴望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的愿望比渴望涨工资的需求要多得多。自然资源一去不复返,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增长的经济指数,而更应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治理环境保护自然的艰巨任务迫在眉睫。只有保护好自然生态,才有资格谈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现阶段保护绿色比追求富裕更加重要。
三、让“绿”成就“富”
人类与自然是朋友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人类的思维视点,不能关注于征服、改造、索取而是关注于共生、共赢、共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共同建设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美丽中国。让“绿”成就“富”是一种高境界,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总之,保护好“绿水青山”、建设好“金山银山”我们必须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省市、一个国家能独立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全社会人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进步才能取得的胜利,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多一分热爱就能换来多一分绿色。
作者简介:
额尔灯珠拉,女,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赤峰市人,2014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学生。荣誉奖励:2014-2015学年获学业一等奖学金;2015-2016学年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获2014-2016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党员”。